生命最初的关爱 一生幸福的保证

咨询热线:4008699695

当前位置:首页>月子资讯
月子资讯

济南月子中心:如何坐月子才是正确的

时间:2022-09-02 浏览:623

坐月子是中医理念指导下的养生方法。中国女人产后必坐月子,这不是陋习,相反,这实在太高明。

生孩子要坐月子,这本是天经地义。为什么我要反复谈坐月子的话题?实在是今时有些人不懂中医理念,对于坐月子有了错误的理解,不得不谈。

一、为什么要坐月子?

有人说,坐月子是陋习,要根除。说这话的人要么是男的,要么是胡说八道。

女人生孩子的同时,产妇会大量出血,血为气之帅,血出则气亦泄;再者,胎儿娩出亦伤肾精。也就是说,生孩子会让母体精、气、血三者皆受损伤,非坐月子不能调整过来。因此,产后要重视补益气血和肾精。正虚则卫外不固,邪气易于外袭,且易于深陷三阴层次,产妇若受风寒,往往易成大病重病。

产后往往多虚多瘀,表现为:产妇动不动就汗出淋漓;腠理疏松,容易受风受寒;血虚容易抑郁。如果不重视产后调理,很容易落下月子病,且产妇容易衰老。所以,坐月子很重要,而且要讲究方法,万万不可轻视。

还有人认为,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坐月子没有必要了。却不知因生产而导致的气血与肾精两虚并不是改善生活条件所能迅速恢复的。

只有中国人坐月子,外国人不坐月子吗?事实并非如此。生完孩子这段时间在国际上称为产褥期,一般规定是6周。在这段时间产妇都要注意休息,改善饮食,调理体质,恢复子宫活力。虽然医学上有这样一个产褥期,但国外的产妇并不重视坐月子,这也是事实。

二、坐月子的根本目的

坐月子的根本目的在于两点:一则养元气,固根本;二则避免感受风寒邪气。

有人问,万一受寒,知道寒气会到什么地方?怎么能去寒?产妇腠理打开,卫外不固,风寒邪气先犯太阳,表现为常规感冒症状。但因产妇气血不足,邪气易于深入,自太阳而至少阳或阳明,若失治则深陷三阴。产妇祛寒,必需首重扶正,兼顾解表。

三、坐月子的注意事项

一则,产后当天即服生化汤,最能排出恶露和瘀血,促进子宫恢复活力。羊水本用于养胎,胎儿既然已经娩出,残留于子宫内的羊水和血液即成为浊毒瘀血等病理因素,要及时排出才好;

二则,产后身体气血大虚,当重视补益气血,关键在吃。饮食上不要太过清淡,适当滋腻些,只要能运化就好。

三则,天热坐月子,能不能吹空调?我的观点,可以用空调,但温度要高些,且千万别让冷风吹到身上。坐月子时绝对不可吃冰冷的食物或喝冷饮。产妇亦当避暑,热时摇摇扇子,建议保持屋子通气,不要让屋子完全封闭憋闷。需知,汗出过多亦伤血,产妇本来就血虚,汗与血同源,需大量补水。

四则,坐月子的目的在于补益气血和肾精,除了吃好,还需要休息好。产妇本来就气血大虚,精神疲惫,体虚乏力,又需照顾孩子,根本睡不好觉,因此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有时间,当尽量多睡。

另外,产后血虚容易抑郁,家人多让产妇开心,可服炙甘草20,小麦100,大枣30,养心补血,能防治抑郁。或者,可服阿胶膏,不但补血,兼可防治产后抑郁。其法:阿胶100克,泡入好黄酒500毫升中一天,再放入锅中隔水炖一小时许,凉后即成阿胶膏,冰箱保存。每次一勺,日两次,开水冲服。

五则,肝藏血,肝开窍于目,肝主情志,故要养血,当先养肝。产妇尽量少用手机,以防久视伤血;多保持心情舒畅,尽量避免烦躁;养肝血,前贤有八珍汤,甚有良效,此方由四君子汤与四物汤组成而成,既能补血,又擅补气,颇为适合产后气血双虚的情况,建议加生姜三片,大枣30克,更好。

六则,产妇的饮食当偏滋补,但又不可过度,以防损害胃口。广西一些地方要求产妇天天吃鸡,一天吃两只,有产妇说,吃的愁死了,看到鸡就想吐。虽然鸡能补益,但如此吃法不但影响胃口,甚至影响心情,即是过度了。

黄酒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美酒,其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是中国烹调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黄酒温饮,或加姜煮而饮之,有补血养颜、活血祛寒、通经活络之效,能补虚损,可助正气,且常可作为药引。国内不少地方有如此习俗:产妇坐月子时要喝黄酒,可炖鸡蛋,甚是温补气血。

所谓坐月子,即是通过休息与食补,以助产妇迅速恢复气血与肾气。否则,若饮食不节,更兼感寒,鲜有不伤肾的,甚至体质从此变差。

七则,产妇能不能运动?当然可以,运动可以升阳,阳气宣通,则身体感觉舒服。医学认为,产妇若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许多产后疾病,比如,新陈代谢缓慢、肠胃功能衰退以致引起痔疮等。但不建议剧烈运动,这样反会耗阳,导致体质变差,甚至导致快速衰老。

八则,产妇最忌感受外邪,尤其是风邪与寒邪。风为百病之长,寒邪最伤阳气,风寒邪气杂至,最容易导致各种病症。产妇体虚,既无力卫外,又无力祛邪,故若受邪,邪气很容易自三阳深入三阴,导致多种大病重症。


u=996020586,3254858153&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jpg


服务热线

4008699695

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